Tuesday, September 25, 2018

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 第二届全球中国对话:超文化与新型全球治理

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在中英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英两国在对方国家举办一系列高水平的文化活动,并均以“创意/创造()”作为各自文化季的主题,以进一步加强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第二届全球中国对话于中英文化交流年期间举办意义重大。这次活动将以“超文化和新型全球治理” 为主题展开对话与交流, 诸多领域国际著名学者和对全球事务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将参加对话。会上将创刊《中国比较研究》双语期刊,介绍超文化与新型全球治理,展开若干主题的对话与讨论,如超文化和比较视野下的“文明的对话”,中欧可持续城镇化研究,英国的学校治理、全球超文化教育与学习,以及社会创造、超文化及其新型全球治理。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比利时和英国等诸多领域国际著名学者和对全球事务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参加对话。
这次活动将由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中国复旦大学发展学院和全球青年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它得到了中国驻英大使馆文化处、英国文化委员会、英国社会学会、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等机构、学术团体和参与活动的所有支持和赞助单位的鼎力相助。
  •  演讲嘉宾
  1. 马丁·阿尔布劳()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学会名誉副主席
  2. 邴正教授,中国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3. 凯利·布朗教授,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4. 科林·布拉德福德()博士,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
  5. 埃尔•卡蓝默()先生, 瑞士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 法国中欧社会论坛创始人
  6. 克莱门特 – 琼斯(-)勋爵,英国议会跨党派中国小组副主席
  7. 英格丽·克兰菲尔德()女士, 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理事,英国伦敦恩菲尔德市前副市长
  8. 吉尔•德拉诺瓦()教授,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9. 范丽珠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10. 冯琰博士,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访问学者;中国传媒大学讲师
  11. 查尔斯·格兰特) 先生,欧洲改革中心主任;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信托人
  12. 郝斐,全球青年企业家协会 会长; 英国集团总裁
  13. 伊莎贝尔•希尔顿()女士,中外对话创始人、主编
  14. 斯科特·拉什()教授,伦敦大学哥德史密斯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5. 孔令涛先生,孔子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世界孔子基金会主席
  16. 柳宏教授,扬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17.  刘晓明先生,中国驻英使馆大使
  18.  毛里奇奥•马里内利 () 博士,英国萨塞克斯大学亚洲中心主任
  19.  阿洛克·夏尔马 ()先生,英国国会下议院议员; 东西方领袖论坛创始人
  20.  山姆·威敏斯特 () 教授, 《韦伯研究》主编; 伦敦都市大学全球政策研究所文化与现代化项目主任
  21.  姚文放教授,中国扬州大学文学院
  22.  于硕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中欧超文化对话中心代表; 法国中欧社会论坛共同创始人
  • 成果与出版
  • 通过跨文化的对话,寻找全球化语境下的新知识、新范式,以更好应对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并探索互利互惠、共生共存共荣的可能
  • 推动各国与中国的学术研究机构和智库的合作,共同关注“全球化与中国”话题下的学术、理论和方法,建立各机构和智库之间的合作机制全球中国对话是一项以“超文化” ()和社会创造为核心概念系列活动,旨在从跨学科的和比较的视野,通过华人和非华人学者、专家、专 业人士、从业者以及感兴趣的者们的公共对话和讨论,提高公众对当前全球事务和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的理解。除了大专院校、研究部门和专业智库之外,全球中国对 话/论坛也将与中国和其他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媒体和出版单位等密切合作,长期跟踪全球热点话题,在世 界各国举办论坛,为中国和华人参与全球治理、推进全球公共利益等提供了一个平台。全球中国对话的主题范围从教 育、语言文化到政府和政治、经济、移民、家庭、环境、气候变化、公共卫生以及人类安全,以及全球治理包括探讨文明对话的规则等等。从2016年起,全球中国对话将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下,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造性才智并在人的思想中建立起保卫和平的屏障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前提下展开活动。

Wednesday, September 12, 2018

秘鲁部落居住地没被纳入石油开采地范围

据《路透社》报道, 土著权利团体周二赞扬了秘鲁石油公司没有把封闭部落居住地纳入油气开采地的做法。
土著权利团体说,这个决定是秘鲁国家石油公司的一个转变,因早前这家公司表示它有可能将此保护地区进行公开招标。

国际生存权利组织的David Hill说:"秘鲁国家石油公司做的这个决定承认了一项标准…在与世隔绝的的部落居住地上进行自然资源的探测和开采的活动将不会发生。"他说,部落的居民几乎没有与外界联系,石油部门的工作者可能会把疾病带进当地,从而威胁到当地人口的数量。

几个月以来,秘鲁国家石油公司一直处于在部落居住地附近进行限制性开采活动的压力。周四,它确认在这个星期开始招标的17个烃开采地中,没有一个在受保护的国家公园范围内。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世界观察研究所表明,太阳能电力工业在提高 效率和降低成本上迈进了一大步。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池的全球产量在2007年增加了51%而达到37亿3千3百万瓦特的总发电量。 据早前估计,超过29亿3千5百万瓦特的太阳能组件在2007年安装,使自1996年以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全球装置发电能力累计达97亿4千万瓦特,足以满足欧洲300万户家庭的年电力需求量。

世界观察的资深研究员 说:"由于一些国家如德国和西班牙制定了强而明智的政
策,光伏发电产业在效率和成本上有了巨大的进展,
使太阳能发电的价格可与化石燃料竞争。"

德国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使用量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2007年占据近世界总量的一半。德国现约有4万人就职于光伏发电产业。西班牙的总装置量在2007年继德国之后排名第二,但只占全球约3%的产量。

中国现在光伏电池产量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中国在过去两年中生产量已增加六倍多,在2007年达到8亿2千万瓦特。然而,国内光伏电池市场仍然很小,大部分中国生产的光伏电池出口到欧洲。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高官周二说,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利用太阳能和造林等,北京奥运会将“基本”实现碳平衡。
科技部部长万钢说,预计北京奥运会将排放一百一十八万吨碳,部分原因是众多运动员和观众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北京。

万钢说:“北京奥运会将采取包括技术措施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如种植树木和控制车辆使用等,可减少碳排放一百万吨至一百二十九万吨。我们能基本保证排放平衡。”

路透社的报道指出,中国计划在奥运期间限制车辆使用以便降低北京道路交通拥堵,但是,将控制车辆使用视为从奥运会总排放足迹中减少污染,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做法。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周三说, 美国应考虑到它制定的把大量玉米用作生物燃料的政策影响到食品价格上涨,从而对世界贫困人口造成伤害。
像小麦和水稻的主要粮食价格近几年已大幅上涨,并在贫穷国家引发了饥饿,暴乱和囤积问题。

左利克说,美国应考虑到全球性的乙醇生产的增加被看作是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部分原因。

佐利克说:"美国应评估粮食产品价格带来的人道主义问题的全面影响。

Wednesday, September 5, 2018

世界最新环境资讯

《新科学家》引用一项重要评论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这个世界领先的气候科学机构,必须“彻底改革”其组织和运作才能恢复公众的信任。
美联社消息,蒙古12名部长在戈壁沙漠举行会议,提请关注气候变化。他们在一个曾为可耕地的沙质山谷中,在酷热难耐的天气下开始这次会谈。

据路透社报道,科学家认为巴基斯坦的毁灭性洪水除了全球变暖的原因,还要要归咎于土地管理不善、灌溉系统陈旧和伐木。洪水淹没了该国五分之一的土地并已破坏14%的耕地。

《华盛顿邮报》报道,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牲畜死亡与洪后饥弱动物中爆发时疫的威胁加剧了该国灾情,在各地表现为牛奶供应短缺和失业率上升。从全国范围来看,牲畜损失是巴基斯坦农业经济大规模不景气的一部分。

路透社消息,印度议会批准了一项法案,开放该国150亿美元的核电市场,该项立法对美国大公司进入市场至关重要。印度总理辛格表示,此举对印度的能源安全关系重大。

路透社报道,研究人员发布报告支持环保之战,抗议开发油砂资源。报告称加拿大油砂开采污染阿萨巴斯卡流域。与阿尔伯塔省政府给出的该流域毒素乃自然产生的说法相矛盾,科学家们称释入河流的13种毒素中包含水银、砷、铅和镉等。

路透社消息,壳牌称已启动展示项目,测试加速回收油砂区毒废池塘的新方法。尾矿池是油砂争论中的主要争议对象。

路透社称,卑诗省签署了一项协议,使该加拿大省与原住民分享加拿大采矿业税收收入。业界希望该协议能改善矿工和原住民之间的人民的关系,使本土群体更易接受采矿行动。

《卫报》引述地球之友(FoE)的报告《非洲:直面掠夺》称,欧洲企业抢占非洲土地种植生物燃料作物,减少了非洲粮食作物的产出。如果欧盟国家不放弃其设定的生物燃料目标,则更多非洲人将陷入饥荒,还将导致碳排放量的上升。

来自里海鲟鱼的鱼子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物之一 ,《金融时报》引述科学家警告称其可能成为俄罗斯旱灾最新受害者。在未来数月内,里海海平面预计将下降达三米。

法新社消息,俄罗斯环保人士称,肆虐该国的野火已造成森林损失达3000亿美元,他们认为对林业法的修改对此要承担一定责任。

《新科学家》引用一项重要评论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这个世界领先的气候科学机构,必须“彻底改革”其组织和运作才能恢复公众的信任。

美联社消息,蒙古12名部长在戈壁沙漠举行会议,提请关注气候变化。他们在一个曾为可耕地的沙质山谷中,在酷热难耐的天气下开始这次会谈。

据路透社报道,科学家认为巴基斯坦的毁灭性洪水除了全球变暖的原因,还要要归咎于土地管理不善、灌溉系统陈旧和伐木。洪水淹没了该国五分之一的土地并已破坏14%的耕地。

《华盛顿邮报》报道,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牲畜死亡与洪后饥弱动物中爆发时疫的威胁加剧了该国灾情,在各地表现为牛奶供应短缺和失业率上升。从全国范围来看,牲畜损失是巴基斯坦农业经济大规模不景气的一部分。

路透社消息,印度议会批准了一项法案,开放该国150亿美元的核电市场,该项立法对美国大公司进入市场至关重要。印度总理辛格表示,此举对印度的能源安全关系重大。

路透社报道,研究人员发布报告支持环保之战,抗议开发油砂资源。报告称加拿大油砂开采污染阿萨巴斯卡流域。与阿尔伯塔省政府给出的该流域毒素乃自然产生的说法相矛盾,科学家们称释入河流的13种毒素中包含水银、砷、铅和镉等。

路透社消息,壳牌称已启动展示项目,测试加速回收油砂区毒废池塘的新方法。尾矿池是油砂争论中的主要争议对象。

路透社称,卑诗省签署了一项协议,使该加拿大省与原住民分享加拿大采矿业税收收入。业界希望该协议能改善矿工和原住民之间的人民的关系,使本土群体更易接受采矿行动。

《卫报》引述地球之友( )的报告《非洲:直面掠夺》称,欧洲企业抢占非洲土地种植生物燃料作物,减少了非洲粮食作物的产出。如果欧盟国家不放弃其设定的生物燃料目标,则更多非洲人将陷入饥荒,还将导致碳排放量的上升。

来自里海鲟鱼的鱼子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物之一 ,《金融时报》引述科学家警告称其可能成为俄罗斯旱灾最新受害者。在未来数月内,里海海平面预计将下降达三米。

法新社消息,俄罗斯环保人士称,肆虐该国的野火已造成森林损失达3000亿美元,他们认为对林业法的修改对此要承担一定责任。